|
讀唐書二首 / 作者:張耒 |
隋文方混一,自謂垂無疆。
安知房之喬,拱立待其亡。
哲人妙觀世,俗慮固不長。
我知蒲柳衰,寧待遘風霜。
奇姿終英發,起驂龍鳳翔。
巍巍貞觀績,千載配虞唐。
|
|
讀唐書二首解釋: 《讀唐書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隋文方混一,自謂垂無疆。
安知房之喬,拱立待其亡。
哲人妙觀世,俗慮固不長。
我知蒲柳衰,寧待遘風霜。
奇姿終英發,起驂龍鳳翔。
巍巍貞觀績,千載配虞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唐朝的贊美和思考。詩人首先提到了隋文帝楊堅,他自稱自己的功績無邊無際。然而,詩人認為,誰能預知楊堅的光輝將會消逝呢?他們只能等待他的衰亡。接著,詩人提到了哲人,他們能夠洞察世事,超越世俗的煩惱。詩人自己明白蒲柳的繁茂將會凋零,但寧愿等待風霜的到來。最后,詩人稱贊了貞觀年間的偉大成就,將其與虞舜和唐太宗相提并論。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隋文帝和唐朝的對比,表達了對唐朝的贊美和對世事變遷的思考。詩人認為,偉大的帝王和盛世都有其衰落的時刻,而真正的智者能夠超越世俗的困擾,洞察事物的本質。詩人自己也明白事物的興衰無常,但他選擇等待,堅守自己的信念。最后,詩人以貞觀年間的偉大成就來贊美唐朝,將其與虞舜和唐太宗相提并論,顯示了對唐朝的崇敬之情。整首詩詞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偉大時代和智者的敬仰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