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唐書二首 / 作者:張耒 |
二張挾嬖寵,聲勢各滔天。
蛇鼠依城社,自謂終千年。
天道惡滿盈,五龍忽騰騫。
斷頭誰救汝,猳豚尸道邊。
擊狗不擊首,反噬理必然。
智勇忽迷方,脫匣授龍泉。
區區薛季昶,先事僅能言。
留禍啟臨淄,敗謀豈非天。
|
|
讀唐書二首解釋: 《讀唐書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張挾嬖寵,聲勢各滔天。
蛇鼠依城社,自謂終千年。
天道惡滿盈,五龍忽騰騫。
斷頭誰救汝,猳豚尸道邊。
擊狗不擊首,反噬理必然。
智勇忽迷方,脫匣授龍泉。
區區薛季昶,先事僅能言。
留禍啟臨淄,敗謀豈非天。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唐朝時期的政治腐敗和權力斗爭。詩中提到了兩位官員張挾和嬖寵,他們都非常得寵,聲勢浩大。然而,他們的統治卻像蛇鼠一樣依附在城市社會中,自以為能夠長久地統治下去。然而,天道不容惡人,五龍突然騰飛,象征著天降禍害。當他們遇到危險時,沒有人會來救他們,只有猳豚的尸體躺在道路邊緣。詩中還提到了擊狗不擊首的情節,意味著對于問題的治理不徹底,反而會導致更大的災難。智勇之人也會迷失方向,最終被權力所腐蝕。薛季昶雖然是個區區小官,但他能看清事實,只能說些空話。最后,留下的禍害啟示了臨淄的災難,失敗的陰謀并非天意。
賞析:
這首詩詞以鮮明的形象和犀利的語言揭示了唐朝時期的政治黑暗和腐敗現象。通過對權力斗爭和腐敗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正義的呼喚。詩中運用了象征手法,如蛇鼠、五龍等形象,使詩詞更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整首詩詞以批判的態度揭示了權力的腐敗和人性的弱點,呼吁人們保持清醒的頭腦,追求真正的正義和公平。這首詩詞在揭示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于理想社會的向往和對人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