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感二首 / 作者:張耒 |
秋山多遠聲,日暮尤百態。
鳴風落高樹,清澗瀉寒瀨。
鳴蜩默誰憐,喑死不償罪。
恐帝獨不已,有訴未逢解。
天時激汝曹,寧自知進退。
吹噓成踴躍,芻狗忌撤祭。
庭空月宵掛,園冷露晨沛。
嗟哉心雖忘,俯事還感慨。
|
|
秋感二首解釋: 《秋感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山多遠聲,日暮尤百態。
秋天的山巒傳來遙遠的聲音,夕陽下更顯得千姿百態。
鳴風落高樹,清澗瀉寒瀨。
風聲響徹高聳的樹木,清澈的溪水流淌在寒冷的石灘上。
鳴蜩默誰憐,喑死不償罪。
蟬鳴聲無人傾聽,它們默默無聲地死去,卻無法彌補它們的罪過。
恐帝獨不已,有訴未逢解。
它們恐怕連上天都無法原諒,有著無法訴說的苦衷。
天時激汝曹,寧自知進退。
天命激勵著你們,你們應該明白何時前進,何時退后。
吹噓成踴躍,芻狗忌撤祭。
夸耀自己只會讓你顯得狂躁不安,像一只被人們嫌棄的狗,害怕被撤銷祭祀的權益。
庭空月宵掛,園冷露晨沛。
庭院空蕩蕩,月光掛在夜空,園中寒冷的露水在清晨豐沛。
嗟哉心雖忘,俯事還感慨。
唉,雖然心中已經忘卻,但俯視著周圍的事物,仍然感慨萬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現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秋天的山巒、風聲、溪水和蟬鳴等元素,都成為了表達作者內心情感的媒介。詩中透露出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自身處境的反思。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的疑問和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命運的順從和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整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