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筍 / 作者:張耒 |
荒林春足雨,新昏迸龍雛。
鄰叟勤致饋,老人欣付廚。
朝餐甘飽美,放箸為嗟吁。
惜取葛陂杖,猶堪代我駒。
|
|
食筍解釋: 《食筍》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人們對美食的欣賞和感慨。
詩中描述了一個荒涼的林中,春天的雨水充足,新生的竹筍冒出地面,猶如小龍孵化出來。鄰居的老人勤奉送來竹筍,老人高興地把竹筍交給廚師準備烹飪。早餐時,食物美味可口,作者感嘆不已,放下筷子不禁感嘆贊嘆。他惋惜沒有帶上葛陂杖,這樣就可以代替馬匹,方便他前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人們對美食的欣賞,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詩中的竹筍象征著新生和希望,而鄰居的慷慨和廚師的烹飪技藝則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和合作。作者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機和美好,以及人們對美食的享受和感激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傳遞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助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