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日二首 / 作者:張耒 |
伏盡金才壯,天高火欲流。
病悰拋酷暑,詩興得高秋。
晝靜塵埃少,宵涼河漢浮。
青傷桐葉膩,爽奪蕙蘭柔。
晚歲寒將屆,群芳葉不收。
幽人多感慨,啼鴃助騷愁。
病懶非高臥,疏迂卻自由。
功名與世事,擺落醉鄉游。
|
|
斜日二首解釋: 《斜日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作者在秋天的時節,身體疲憊,但心境卻愉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伏盡金才壯,天高火欲流。
病悰拋酷暑,詩興得高秋。
晝靜塵埃少,宵涼河漢浮。
青傷桐葉膩,爽奪蕙蘭柔。
晚歲寒將屆,群芳葉不收。
幽人多感慨,啼鴃助騷愁。
病懶非高臥,疏迂卻自由。
功名與世事,擺落醉鄉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情感,展現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和思考。
首先,詩的前兩句“伏盡金才壯,天高火欲流”描繪了夏天的炎熱和燥熱的天氣,以及作者身體疲憊的狀態。接著,詩中提到“病悰拋酷暑,詩興得高秋”,表達了作者因為病患而擺脫了酷暑的困擾,心情愉悅,詩興高漲。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圍。白天安靜,塵埃少,夜晚涼爽,河漢(即銀河)在天空中流動。桐葉已經變黃,膩滑的感覺已經消失,而秋天的涼爽則取代了蕙蘭花的柔軟。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年歲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作者提到群芳的葉子不再收拾,意味著秋天已經接近尾聲。幽居的人們多感慨萬分,而啼鳥的聲音更加增添了憂愁的氛圍。作者表示自己雖然病懶,但并不喜歡高高在上地躺臥,而是喜歡自由自在地過著疏遠世俗的生活。最后兩句“功名與世事,擺落醉鄉游”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和世俗事務的摒棄,選擇了追求自由和心靈的寧靜。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個人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在秋天的時節,身體疲憊但心境愉悅的感受,以及對功名利祿和世俗事務的超脫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