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所嘆五首 / 作者:張耒 |
饑兒無食偷鄰桑,主人殺兒尸道傍。
母兄知兒死不直,行哭吞聲空嘆息。
生重于桑亦易明。
何為以身邀所輕。
沒身毫厘易其死,世上誰非竊桑子。
|
|
有所嘆五首解釋: 《有所嘆五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饑兒無食偷鄰桑,
主人殺兒尸道傍。
母兄知兒死不直,
行哭吞聲空嘆息。
生重于桑亦易明,
何為以身邀所輕。
沒身毫厘易其死,
世上誰非竊桑子。
中文譯文:
饑餓的孩子無食可得,偷偷摘取鄰居的桑葉,
主人殺死孩子,尸體就在路邊。
母親和兄長得知孩子的死不敢直接表達悲痛,
行走時哭泣,咽聲空空地嘆息。
生命對于桑葉來說也容易明了,
為什么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險?
一點點生命易于喪失,
世上又有誰不是為了竊取桑葉而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饑餓的孩子偷取桑葉為背景,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性的悲劇。詩中描述了一個饑餓的孩子為了填飽肚子而偷取鄰居的桑葉,結果被主人殺害。詩人通過描寫母親和兄長的悲痛,以及行走時的哭泣和嘆息,表達了對這種悲劇的無奈和痛心。
詩人進一步思考了生命的價值和人性的扭曲。他認為,生命對于桑葉來說是微不足道的,為了一點點桑葉而冒險犧牲生命是不值得的。他質問為什么有人會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險去偷取桑葉,暗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整首詩詞通過對饑餓孩子的悲劇命運的描寫,以及對生命價值和人性的思考,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人性的反思。它呼喚人們關注社會的不公和貧困,同時也提醒人們珍惜生命,追求更高尚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