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士磯 / 作者:張耒 |
匡廬奠九江,苗裔遍南服。
橫江蔽原野,內外實一族。
危磯插江生,石色擘青玉。
蛟龍穴亂石,猱玃在喬木。
我行季冬月,江跡在山腹。
扁舟如鏡面,清凈不可觸。
躋攀既不可,千古長幽獨。
緬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
|
|
道士磯解釋: 《道士磯》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景色優美的地方,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孤獨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匡廬奠九江,苗裔遍南服。
橫江蔽原野,內外實一族。
危磯插江生,石色擘青玉。
蛟龍穴亂石,猱玃在喬木。
我行季冬月,江跡在山腹。
扁舟如鏡面,清凈不可觸。
躋攀既不可,千古長幽獨。
緬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中提到了匡廬奠九江,意味著在這片土地上有著眾多的苗裔后代。橫江蔽原野,內外實一族,表達了這個地方的人們內外相連,共同構成一個大家庭。
詩中還描繪了一座危磯插在江中,石色如青玉一般美麗。蛟龍穴亂石,猱玃在喬木,形容了這個地方的山水景色壯麗而又神秘。
詩人在季冬月份行走,沿著江邊的山腹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扁舟如鏡面,清凈不可觸,形容了江水的平靜和純凈,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這個地方的向往,但他也意識到躋攀這樣的美景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感嘆千古長幽獨。最后,詩人回憶起古代的歲月,想象著那個古老時代的初期,他渴望像古人一樣過著隱居的生活,遠離塵囂,與山林為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