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堂即事 / 作者:張耒 |
東堂歲晚直窮寂,落葉寒蔬風雨余。
下里數家同井臼,荒山十里半榛蕪。
夜霜摧菊房俱斂,晴日熏梅氣欲蘇。
誰似樊山偏得意,倚天紫翠照空虛。
|
|
東堂即事解釋: 《東堂即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東堂在深秋時節的景象,表達了孤寂、凄涼的氛圍。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堂歲晚直窮寂,
落葉寒蔬風雨余。
下里數家同井臼,
荒山十里半榛蕪。
夜霜摧菊房俱斂,
晴日熏梅氣欲蘇。
誰似樊山偏得意,
倚天紫翠照空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東堂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秋天景象。東堂歲晚,指的是東堂在年末的時候,寂寞無人。詩中的"落葉寒蔬風雨余"表達了秋天的凄涼景象,荒涼的景象與季節的變遷相呼應。
接下來的兩句"下里數家同井臼,荒山十里半榛蕪"描繪了東堂周圍的景象。下里數家同井臼,意味著東堂周圍只有幾戶人家,生活貧困。荒山十里半榛蕪,形容了東堂周圍的山地荒涼,植被稀疏。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夜霜摧菊房俱斂"描繪了夜霜摧殘了菊花,使得花房都凋謝了。"晴日熏梅氣欲蘇"則表達了晴朗的日子里,梅花的香氣開始蘇醒,預示著春天的到來。
最后兩句"誰似樊山偏得意,倚天紫翠照空虛"表達了作者對樊山的羨慕之情。樊山是指樊川,樊川以紫翠色的山巒而聞名,而東堂卻是空虛寂寞的。這句詩意味深長,表達了作者對于富足和榮耀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東堂的孤寂和無奈。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東堂的凄涼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富足和榮耀的向往,以及對于孤寂和無奈的感受。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