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游崇化寺題觀音院 / 作者:張耒 |
默默苦不展,駕言陟崇崗。
人遠塵坌息,高門開寶坊。
華檐敞虛殿,喬木護修廊。
閑庭引幽步,偃息得茲堂。
惟時炎火衰,清秋朝暮涼。
窗虛竹色靜,風遠松聲長。
遙山露云表,遠水連天光。
獨游不自得,遐眺有余傷。
留滯感華歲,登臨思故鄉。
言歸日已夕,月出林蒼蒼。
|
|
獨游崇化寺題觀音院解釋: 《獨游崇化寺題觀音院》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默默地苦不得以展露,駕言語攀登崇高的山崗。
人遠離塵埃,高門開啟寶坊。
華麗的檐口敞開著虛幻的殿宇,高大的樹木護衛著修行的廊道。
在寧靜的庭院里引領著幽靜的步伐,靜心安息在這座殿堂。
只是時光已逝,炎熱的夏天衰退,清涼的秋天晨昏交替。
窗戶虛掩,竹子呈現出寧靜的色彩,遠處松樹的聲音長久回蕩。
遠山露出云霧的面貌,遠水與天空的光輝相連。
獨自游走卻無法自得,遠眺之間多有傷感。
滯留感受著華麗歲月,登臨之際思念故鄉。
言歸于晚,月亮升起,林間蒼蒼一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獨自游覽崇化寺觀音院的景象和內心感受。詩中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
詩的開頭,作者默默地苦不得以展露自己的心情,通過言語攀登崇高的山崗,表達了他內心的追求和渴望。接著,作者描述了遠離塵埃的觀音院,高門敞開,宛如寶坊,展現了寧靜和莊嚴的氛圍。
在華麗的殿宇和高大的樹木的環繞下,作者在閑庭中漫步,感受到幽靜的氛圍,安息在這座殿堂之中。然而,詩中也透露出時光的流逝和夏天的衰退,清涼的秋天的到來,暗示了歲月的變遷和生命的無常。
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窗戶虛掩,竹子靜謐,松樹的聲音回蕩,遠山和遠水的景象與天空的光輝相連,給人以寧靜和廣闊的感受。
最后,作者表達了獨自游走的孤獨感和思鄉之情。他感受到滯留在華麗歲月中的傷感,登臨之際思念故鄉。詩的結尾,作者言歸于晚,月亮升起,林間蒼蒼一片,給人以寂靜和落寞的感覺。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思鄉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展現了對寧靜和廣闊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景物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