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衣曲 / 作者:張耒 |
秋風西來入庭樹,攀條正念征人苦。
空窗自織不敢任,鳴機愁寂如鳴櫓。
練成欲裁新絲香,抱持含愁叔姑堂。
別來不見衣覺窄,試比小郎身更長。
|
|
寄衣曲解釋: 《寄衣曲》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風吹進庭院的樹中,
攀折的枝條正是思念遠方的人的痛苦。
空著的窗戶自己織著衣物,不敢輕易放手,
鳴叫的織機悲傷地響著,如同劃動的船槳。
織成的布料欲裁剪成新的衣物,散發著絲綢的香氣,
抱著憂愁,進入叔姑的房間。
離別后再見,衣物感覺變窄了,
試著與小郎身材相比,更顯得長遠。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秋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秋風吹進庭院,使得作者感到孤獨和寂寞。他自己親手織衣,卻不敢輕易放手,象征著他對親人的牽掛和思念。織機的鳴叫聲讓他更加感到憂愁和孤獨,如同劃動的船槳一樣。他希望能夠將織成的布料裁剪成新的衣物,散發出絲綢的香氣,帶著憂愁進入叔姑的房間。當再次見到親人時,他發現衣物似乎變窄了,試著與小郎身材相比,更顯得長遠。
賞析:
《寄衣曲》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織衣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趣。秋風吹進庭院的樹中,給人一種凄涼和孤獨的感覺,與作者內心的思念相呼應。織機的鳴叫聲象征著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孤獨,使得詩詞更具情感色彩。最后,作者通過衣物的比喻,表達了與親人分離后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給人以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