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中山鶴 / 作者:張耒 |
矯矯云外物,本非世所馴。
懷安敗爾性,乃與人相親。
嘎然而長鳴,已愧鴻在云。
馬羈當受鞭,泉汲寧辭渾。
豈無山中友,初不離雞群。
雖無月支料,亦飽松間身。
嗟我少學古,有道羞賤貧。
徑出不自愛,蹉跎曳朝紳。
一為折腰趨,永愧植杖耘。
時時猶高談,自喜未緇磷。
寄語中山鶴,吾與汝知津。
|
|
寄中山鶴解釋: 《寄中山鶴》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矯矯云外物,本非世所馴。
高傲的仙鶴翱翔在云端,它的本性并不受世俗所馴服。
懷安敗爾性,乃與人相親。
我內心的安寧被破壞,只能與人為伍。
嘎然而長鳴,已愧鴻在云。
它高亢的鳴叫聲,使我感到自愧不如天上的大雁。
馬羈當受鞭,泉汲寧辭渾。
馬奴必須接受鞭打,泉水也不會因為渾濁而拒絕被汲取。
豈無山中友,初不離雞群。
難道山中沒有朋友嗎?它們一開始就不離開雞群。
雖無月支料,亦飽松間身。
即使沒有月亮的光芒,它也能在松樹間得到充分的滋養。
嗟我少學古,有道羞賤貧。
唉,我學問淺薄,有道德卻感到貧乏和羞愧。
徑出不自愛,蹉跎曳朝紳。
我徑直走出來,卻沒有自愛之心,白白浪費了時光。
一為折腰趨,永愧植杖耘。
曾經為了低頭迎合而屈服,永遠感到慚愧,后悔沒有專心種田。
時時猶高談,自喜未緇磷。
時常自以為高談闊論,自我陶醉,卻未能達到真正的高尚。
寄語中山鶴,吾與汝知津。
寄語中山的仙鶴,我與你都明白其中的深意。
這首詩詞以中山鶴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自省。作者通過與中山鶴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內心的不安和對自身局限的反思。他感到自己的學問淺薄,道德貧乏,曾經為了迎合世俗而屈服,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然而,他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寄望于中山鶴,希望能夠與它共同領悟人生的真諦。整首詩詞以自省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的反思和對高尚品質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