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雞 / 作者:張耒 |
金風透殘伏,玉樹先秋涼。
喓喓草間蟲,感時振衣裳。
楚客思萬里,夜吟怨藜床。
勞勞終夕語,共此檐月光。
孤輪曳獨繭,折管韻哀傷。
辛苦豳父兄,無衣畏風霜。
|
|
莎雞解釋: 《莎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風透殘伏,玉樹先秋涼。
金色的秋風穿透了殘留的夏天,玉樹已經感受到初秋的涼意。
喓喓草間蟲,感時振衣裳。
草叢中的蟲鳴聲,讓人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引起內心的共鳴。
楚客思萬里,夜吟怨藜床。
遠離家鄉的楚地客人思念著萬里之外的親人,夜晚在藜床上吟唱,表達內心的怨憤和思念之情。
勞勞終夕語,共此檐月光。
辛勤勞作的人們整夜辛苦地交談,共同分享這檐下的月光。
孤輪曳獨繭,折管韻哀傷。
孤獨的車輪拖著獨自編織的繭,折斷的笛子發出悲傷的音調。
辛苦豳父兄,無衣畏風霜。
辛勤勞作的父兄們,沒有足夠的衣物來抵御寒風和霜凍。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辛勤勞作的人們的贊美和同情。詩中融入了對孤獨、思鄉和困苦的描寫,展現了宋代社會中普通人民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詞也傳達了對季節變遷和時光流轉的感慨。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人生苦難和人情冷暖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