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方僧 / 作者:張耒 |
不下上方地,夜禪心慮冥。
三更風雪暗,一點佛龕燈。
持缽咒潭水,鬼神拳跪聽。
山靜寒云薄,天空孤月明。
霜桐占階影,風葉繞廊聲。
經濟心難就,蹉跎歲屢更。
冥鴻本清遠,何事亦宵征。
|
|
上方僧解釋: 《上方僧》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上方僧人的夜晚禪修場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不下上方地,夜禪心慮冥。
在上方的地方不下來,夜晚的禪修心思深沉。
三更風雪暗,一點佛龕燈。
深夜時分,風雪交加,只有一盞佛龕燈光閃爍。
持缽咒潭水,鬼神拳跪聽。
僧人手持缽,念咒語,潭水中回響。鬼神們跪倒聆聽。
山靜寒云薄,天空孤月明。
山靜無聲,寒云稀薄,天空中只有孤獨的明月。
霜桐占階影,風葉繞廊聲。
霜染桐樹覆蓋著階梯的影子,風吹樹葉繞過廊道發出聲響。
經濟心難就,蹉跎歲屢更。
修行的心境難以達到,歲月的流逝使人感到懊悔。
冥鴻本清遠,何事亦宵征。
黑暗中的大雁原本是清遠的,但它們也在夜晚遷徙。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上方僧人夜晚的禪修場景,表達了修行者在寂靜中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超脫。作者通過描繪風雪、孤月、霜桐和風葉等景物,營造出一種寂靜而冥想的氛圍。詩中的上方僧人在寒冷的夜晚堅持修行,表現出對修行道路的堅持和對內心境界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禪修者的孤獨、堅韌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