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臼 / 作者:張耒 |
烏臼強知曉,譊譊鳴暗天。
我事不須早,援衾且復眠。
朝暉方聵聵,慘凜蔽清妍。
且復待午景,負此檐間暄。
|
|
烏臼解釋: 《烏臼》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烏臼鳥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烏臼強知曉,譊譊鳴暗天。
我事不須早,援衾且復眠。
朝暉方聵聵,慘凜蔽清妍。
且復待午景,負此檐間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烏臼鳥為主題,烏臼是一種黑色的鳥,它在清晨時發出悲鳴,預示著天色的黑暗即將結束。詩中的烏臼被賦予了知曉的能力,它似乎能感知到天色的變化。
詩人通過烏臼鳥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時間的看法。他認為自己的事情并不需要過早地去做,而是應該繼續享受睡眠的舒適。這種態度反映了作者對生活的從容和淡定。
詩中還描繪了清晨的景色,朝陽的光芒逐漸明亮,但卻被烏云所遮蔽,給人一種凄涼和陰冷的感覺。這種景象與作者內心的寧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愿意等待午后的陽光,享受檐間的溫暖。這種等待和享受的心態,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樂觀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烏臼鳥和清晨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時間和生活的思考,展示了他從容淡定的心態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