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更 / 作者:張耒 |
歲事先教蟋蟀催,暮云樓闕殷輕雷。
五更庭葉驚殘夢,知有清秋犯雨來。
|
|
五更解釋: 《五更》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清晨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界的變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歲事先教蟋蟀催,
暮云樓闕殷輕雷。
五更庭葉驚殘夢,
知有清秋犯雨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五更時刻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又寂寥的景象。首句“歲事先教蟋蟀催”,表達了時間的流轉,蟋蟀的鳴叫預示著秋天的到來。第二句“暮云樓闕殷輕雷”,通過對云和雷的描繪,展示了秋天的氣象變化,暗示著秋雨的降臨。
接下來的兩句“五更庭葉驚殘夢,知有清秋犯雨來”,通過描寫庭院中樹葉的聲音和人們的夢境被驚醒,表達了秋雨的到來。這里的“五更”指的是凌晨五點左右的時間,也是人們睡夢最深的時候。樹葉的聲音打破了寧靜,預示著秋雨的降臨。
整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示了秋天的變化和歲月的流轉。作者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天的氣息和時間的流逝,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界變化的敏感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