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圃送蕪菁感成長句 / 作者:張耒 |
蕪菁至南皆變菘,菘美在上根不食。
瑤簪玉筍不可見,使我每食思故國。
西鄰老翁知我意,盈筐走送如雪白。
蒸烹氣味元不改,今晨一日如還北。
孔明用蜀最艱窘,百計掇拾無遺策。
當時此物助軍行,渭上褒中有遺植。
英雄臨事究瑣屑,終服奇才屈強敵。
想見躬耕自灌畦,當時有意誰能測。
|
|
郭圃送蕪菁感成長句解釋: 《郭圃送蕪菁感成長句》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蕪菁至南皆變菘,
菘美在上根不食。
瑤簪玉筍不可見,
使我每食思故國。
西鄰老翁知我意,
盈筐走送如雪白。
蒸烹氣味元不改,
今晨一日如還北。
孔明用蜀最艱窘,
百計掇拾無遺策。
當時此物助軍行,
渭上褒中有遺植。
英雄臨事究瑣屑,
終服奇才屈強敵。
想見躬耕自灌畦,
當時有意誰能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郭圃送蕪菁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英雄事跡的贊美。
詩的開頭描述了蕪菁到南方都變成了菘菜,而菘菜的上部非常美味,但根部卻不可食用。這種景象喚起了詩人對故國的思緒,每次品嘗美食都讓他想念故鄉。
接下來,詩人提到西鄰的老翁了解他的心意,將滿筐的蕪菁送來,就像白雪一樣潔白。即使經過了蒸烹,蕪菁的氣味依舊不變,仿佛將他帶回了北方的故鄉。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諸葛亮在蜀國最困難的時候,采取了各種策略,不放過任何機會,助力軍隊前行。在渭水上游的褒中地區,有人種植了這種蕪菁。詩人通過這些描述,表達了對英雄臨危不懼、勇敢應對瑣碎細節的贊賞,并對奇才屈服于強敵深感遺憾。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比自己當時的躬耕自種,不知道自己的用意能否被人理解。這里暗指自己的才華和付出,也許并不為人所知。
整首詩詞以蕪菁為線索,通過對蕪菁的描述和暗示,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對英雄事跡的贊美以及對自身命運的反思。詩意深沉而含蓄,賞析時可從詩人對美食的思念、對英雄的景仰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等方面入手,體味其中的情感和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