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木蘭花 / 作者:蘇軾 |
回風落景。
散亂東墻疏竹影。
滿坐清微。
入袖寒泉不濕衣。
夢回酒醒。
百尺飛瀾鳴碧井。
雪灑冰麾。
散落佳人白玉肌。
|
|
減字木蘭花解釋:
《減字木蘭花·回風落景》是蘇軾寫的一首宋代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回風落景,
風吹亂了東墻上疏疏落落的竹影。
滿座清微,
微風吹拂,室內清爽宜人。
入袖寒泉不濕衣,
把寒冷的泉水攬入袖中,卻不濕透衣衫。
夢回酒醒,
夢中回到了往日,酒醒了。
百尺飛瀾鳴碧井,
高達百尺的水波飛濺,碧井發出悅耳的聲音。
雪灑冰麾,
白雪紛紛灑落在冰麾上。
散落佳人白玉肌,
佳人的白玉般的肌膚散落一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回風和落景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意境表達。
首先,蘇軾以回風為引子,帶出了整首詩的氛圍。回風吹亂了東墻上的竹影,給人以一種溫暖而宜人的感覺。滿座清微,微風吹拂,使整個室內充滿了清涼與寧靜之美。
接著,蘇軾以入袖寒泉不濕衣來形容自然界的奇妙景觀。將寒冷的泉水收入袖中,卻不濕透衣衫,表達了蘇軾對自然的敬畏和溫柔的感受。這種描寫方式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之處,又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然后,蘇軾將詩意轉移到了夢境中。夢回酒醒,將人們帶入了回憶與幻想的世界。這種轉換使詩詞更具有靈性和抽象感,也增加了詩意的層次。
最后,蘇軾以百尺飛瀾鳴碧井和雪灑冰麾來形容景色。百尺飛瀾鳴碧井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水波的高涌和聲音的美妙。雪灑冰麾則展示了冰雪的潔白和美麗。這些景色的描繪,使整體氛圍更加壯麗而宏大。
最后兩句“散落佳人白玉肌”,通過描寫佳人的白皙肌膚散落一地,以一種間接的方式表達了美人的存在和美的感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將人與自然、夢境與現實相融合,展現了蘇軾豐富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觀。詩詞中的意象和意境給人帶來一種寧靜、美好和與自然共鳴的感受,體現了蘇軾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和對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