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陳器之詩四首·過韓城 / 作者:張耒 |
周京無人吊禾黍,七雄按劍分周土。
秦人匹馬出函關,六王割地愁為虜。
宜陽古堞故韓都,地接強秦爭戰苦。
謀窮運去竟亡國,從長蘇秦亦何補。
諸侯已盡秦巍巍,嬴氏已亡秦不知。
始皇自是呂家子,宗廟薦享真何為。
山河百戰移陵谷,宮殿成塵埋寶玉。
秋風壞冢長荊榛,落日空城散樵牧。
今古悠悠共一丘,爭強蝸角欲何求。
誰似令威仙骨健,千年重向故鄉游。
|
|
和陳器之詩四首·過韓城解釋: 《和陳器之詩四首·過韓城》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周朝的京城無人悼念著莊稼和糧食,七個強國按著劍分割著周朝的土地。秦人騎馬出關,六個王朝為了躲避戰禍割讓土地而愁苦。宜陽的古堞是曾經的韓國都城,這片土地與強大的秦國接壤,爭戰的痛苦無盡。謀略用盡,運氣已然消逝,最終國家滅亡,從長江以南的蘇州而言,秦國又有何補償。各個諸侯國已經都歸附于秦國,秦國威儀猶存,而嬴姓已經滅亡,秦國卻不知所措。始皇帝自己本是呂家的子孫,但他在宗廟祭祀上到底做了什么呢?山河百戰使得陵谷不斷遷移,宮殿變成塵土掩埋了寶玉。秋風將冢墓毀壞,夕陽照耀下的城市空空蕩蕩,散發著樵牧的聲音。今古的變遷都在同一個山丘上,爭斗的蝸角還想得到什么?誰能像令威仙一樣,擁有健全的仙人之骨,千年后還能回到故鄉游玩。
詩意:
這首詩詞以贊嘆古代國家的興衰為主題,通過描繪韓城的景象和歷史事件,表達了對戰亂和權力爭奪的深思。詩人用凄涼的筆觸展示了周朝的衰落以及秦國統一后的動蕩局面。他對于權力的追求和爭斗的無意義有所反思,呼喚著一個和平穩定的社會。最后,詩人借令威仙的形象,表達了對仙人般的自由和長久富足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描繪了戰亂時期的社會景象和國家的衰敗。通過對周朝和秦國的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戰爭和權力爭奪的深深憂慮。詩人以樸實的語言,展現了城市的凄涼和國家的困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動蕩和無奈。最后幾句提到了令威仙,以一個富有想象力的形象,表達了對和平、自由和長久富足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引發讀者對于人性、權力和和平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