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應之蝎虎 / 作者:張耒 |
蝎虎捕蠅君嘆息,爾胡縱蝎蠅遭食。
畏難侮易真可尤,能捕飛蠅猶有益。
君不見世上虛名相借與,號以千鈞實無縷。
豈惟無益害從旃,搏繩之虎猶為賢。
|
|
和應之蝎虎解釋: 《和應之蝎虎》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蝎虎捕蠅君嘆息,
爾胡縱蝎蠅遭食。
畏難侮易真可尤,
能捕飛蠅猶有益。
君不見世上虛名相借與,
號以千鈞實無縷。
豈惟無益害從旃,
搏繩之虎猶為賢。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蝎虎捕捉蒼蠅并嘆息的場景,表達了對逆境中堅持努力的人的贊賞和敬佩之情。詩人通過對比蝎虎捕食蒼蠅的行為與人們對困難的回避和輕視,表達了一種對于勇于面對困難、不怕吃苦的精神的歌頌和呼喚。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蝎虎捕捉蒼蠅的情景,通過這一形象生動的描寫,將詩人對于勇于面對困難、不怕吃苦的精神的贊美融入其中。
首句“蝎虎捕蠅君嘆息”,蝎虎捕蠅的場景讓詩人感嘆,可以理解為對于那些在困境中努力求生存、不輕易放棄的人的敬仰之情。接著,“爾胡縱蝎蠅遭食”,表達了人們在面對困難時往往會選擇回避、逃避,卻最終會自食惡果。
接下來的兩句“畏難侮易真可尤,能捕飛蠅猶有益”,強調了畏難怯敵、侮辱輕視的行為是不可取的,而勇于面對困難、積極應對挑戰的態度盡管可能帶來一些困難,但仍然是有益的。
接著,詩人通過反問“君不見世上虛名相借與,號以千鈞實無縷”,提醒人們虛名和表面的光鮮并不具備真正的價值,虛名只是借來的,實際上毫無實質。這也進一步強調了前文對于堅持、勇敢面對困難的態度的重要性。
最后兩句“豈惟無益害從旃,搏繩之虎猶為賢”,通過對比搏繩之虎,表達了在面對困難時堅持斗爭、不輕易放棄的行為是明智而值得稱道的。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界中蝎虎捕蠅行為的描寫,寓意于人們面對困難時的態度和行為,呼喚人們在逆境中堅持不懈,不怕吃苦,勇往直前。同時,詩中也借此對那些只追求虛名、只圖表面光鮮而缺乏實質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