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應之雨中見懷之作 / 作者:張耒 |
官居苦岑寂,容易過花時。
綠暗野初秀,紅干風更吹。
燕游心未展,歸去意猶遲。
浩蕩云山外,新詩寄我思。
|
|
和應之雨中見懷之作解釋: 詩詞:《和應之雨中見懷之作》
朝代:宋代
作者:張耒
官居苦岑寂,容易過花時。
綠暗野初秀,紅干風更吹。
燕游心未展,歸去意猶遲。
浩蕩云山外,新詩寄我思。
中文譯文:
身處官場,感到寂寞和困苦,容易錯過花開的美好時光。
青翠的野地初次綻放,紅花在干燥的風中搖曳。
心中懷有暢游天下的愿望,卻因為回家的意愿不舍而遲遲未歸。
廣闊浩蕩的云山之外,新的詩篇寄托了我的思念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和應之雨中見懷之作》表達了作者張耒在官場中的孤寂和憂愁之情。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反映了他對自然的向往和對自由的渴望。
首句“官居苦岑寂,容易過花時”,表達了作者置身于官場的困境和寂寞感。官場的壓力和繁瑣使得作者錯過了生活中美好的時光。
接下來的兩句“綠暗野初秀,紅干風更吹”,通過描寫野地初春的景色,表達了自然界的生機和繁盛。綠暗野地上的花朵初次綻放,紅花在干燥的風中搖曳,這些景象與官場的苦悶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自由和寧靜的渴望。
接下來的兩句“燕游心未展,歸去意猶遲”,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暢游天下的愿望和對回歸家園的不舍之情。燕游指的是漫游、流浪,作者希望能夠有機會去游歷世界,但是他的歸去之意卻一直未能實現,這種思念之情在詩中得到了體現。
最后兩句“浩蕩云山外,新詩寄我思”,通過描述廣闊浩渺的云山之外,抒發了作者內心的豪情和對文學創作的渴望。新詩寄托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也是他對自由和理想世界的追求。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寧靜和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時反映了他在官場中的痛苦和困頓。通過對比和聯想,揭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他獨特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