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寂 / 作者:張耒 |
寂寂秋日暮,輝輝檐影斜。
鳴蟲隱衰蔓,晚蝶守余花。
雨急荷翻葉,墻崩竹引芽。
不才非吏隱,雞黍學山家。
|
|
寂寂解釋: 《寂寂》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寂寂秋日暮,
靜謐的秋日傍晚,
輝輝檐影斜。
檐下的影子斜斜地閃爍著光芒。
鳴蟲隱衰蔓,
鳴叫的蟲子藏匿在衰弱的藤蔓中,
晚蝶守余花。
夜晚的蝴蝶守護著殘余的花朵。
雨急荷翻葉,
雨勢急促,荷葉翻滾,
墻崩竹引芽。
墻壁坍塌,竹子引領新芽。
不才非吏隱,
平凡之人非官吏隱居,
雞黍學山家。
學習山野人的簡樸生活。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日傍晚的寂靜景象。詩人通過描繪檐下的影子、藏匿的蟲子和守護花朵的蝴蝶等細節,表現出自然界在夜幕降臨時的寧靜和生機。其中,雨勢急促使得荷葉翻滾,墻壁坍塌卻引發了竹子的新芽,展示了自然界中的變化和復蘇。
詩人在最后兩句表達了自己不才之人不愿意隱居于官場,而是傾向于學習山野人的簡樸生活方式。通過與自然的互動和觀察,詩人尋求心靈的寧靜和自由。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自然景象的感悟,表達了對寧靜、自由和簡樸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反映了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