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末大風一夕遂安置火爐有感二首 / 作者:張耒 |
謫官兩向黃州火,知是明年何處冬。
須信炎涼相代至,亦知榮辱到頭空。
怨咨莫起天公念,燕坐何妨佛理通。
更有墻邊一樽酒,能于愁面放春紅。
|
|
九月末大風一夕遂安置火爐有感二首解釋: 《九月末大風一夕遂安置火爐有感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月末大風一夜間熄滅了火爐,我產生了一些感慨(分為兩首):
第一首:
謫官兩次被貶到黃州,我知道明年的冬天將在何處度過。
我深信炎熱和寒冷會輪流來臨,也知道榮辱終將化為虛無。
不要抱怨不公,因為上天并不關心人的苦難,我寧愿坐在炎炎夏日中,通達佛理。
此外,還有一壺酒在墻邊,能夠在憂愁的臉上灑下春天的紅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豁達心態和對人生的思考。張耒是一位宋代文人,被貶到黃州屢次經歷了職位的高低起伏,他通過詩詞表達了對命運的頗為淡然的態度。
詩的開篇,描述了九月末大風一夜間熄滅了火爐,這種突然的變化使作者感到一些惆悵。接著,他提到自己被貶黃州兩次,對未來的遭遇心知肚明。他坦然地認識到人生中的榮辱和炎涼都會交替出現,最終都會歸于虛無。
在面對不公和苦難時,作者勸告自己不要抱怨,因為上天并不關心人的痛苦,而是應該以佛理的智慧來看待人生。這種心態體現了作者的超脫和豁達。
最后,作者提到一壺酒在墻邊,能夠在憂愁的臉上灑下春天的紅色。這句表達了在逆境中仍能品味生活的態度。無論面對困境還是失意,作者都能從中找到一絲愉悅和希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接受和對人生的思考。它寄托了作者的豁達心態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以及對短暫人生中那一剎那的愉悅的珍視。這首詩詞通過抒發個人感慨,展示了作者獨特的生活哲學和人生智慧,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