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岸春行二首 / 作者:張耒 |
南山晴翠入波光,一派溪聲繞郭長。
最愛早春沙岸暖,袞風輕浪拍鴛鴦。
|
|
洛岸春行二首解釋: 《洛岸春行二首》是宋代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第一首:
南山晴翠入波光,
一派溪聲繞郭長。
最愛早春沙岸暖,
袞風輕浪拍鴛鴦。
第二首:
蕙風輕拂千門樹,
桂影斜生百畝莊。
不似洛陽溪水好,
更勝江南綠野香。
詩意:
《洛岸春行二首》通過描繪春天洛陽岸邊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愉悅之情。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南山的青翠和陽光下的波光,以及溪水流淌的悅耳聲音。他特別喜歡初春時分沙岸的溫暖,衣襟被輕風拂動,水面上鴛鴦相互嬉戲的景象。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洛陽春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xiàn)了春天的美麗和詩人的愉悅之情。第一首詩描述了南山的青翠和陽光下波光閃爍的美景,溪水潺潺作響環(huán)繞著城郭,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詩人尤其喜歡初春時分沙岸的溫暖,袞風拂動輕浪拍打著鴛鴦,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春天氣息。第二首詩中,詩人以蕙風輕拂千門樹、桂影斜生百畝莊來形容洛陽春天的美景,與江南的綠野香相比,洛陽的溪水更加美好。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的描寫為主線,通過形象細膩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春天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對寧靜愉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展示了張耒細膩的觀察力和優(yōu)美的表達能力,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春天的美好世界。它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詩人通過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