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晦日與客小酌 / 作者:張耒 |
天教老景變芳菲,晨起衰翁換夾衣。
盡日綠陰鶯懶囀,有時芳草蝶爭飛。
最憐永日身無事,所嘆佳時客未歸。
雖老清狂猶未減,憑春說與故園知。
|
|
三月晦日與客小酌解釋: 詩詞:《三月晦日與客小酌》
朝代:宋代
作者:張耒
天教老景變芳菲,
晨起衰翁換夾衣。
盡日綠陰鶯懶囀,
有時芳草蝶爭飛。
最憐永日身無事,
所嘆佳時客未歸。
雖老清狂猶未減,
憑春說與故園知。
中文譯文:
天使老景變得芬芳,
清晨起來,衰老的人換上夾衣。
整天綠蔭中黃鶯懶洋洋地囀鳴,
偶爾,芳草間蝴蝶爭相飛舞。
最憐惜長日無所事事,
因客人未歸而感嘆美好時光。
雖然年老,但清醒的瘋狂仍未減退,
依靠春天與故園共同述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三月的晦日景象,并借此抒發(fā)了詩人對時光流轉(zhuǎn)和客人未歸的感慨之情。
詩的開頭表達了天空的變化,老景逐漸變得芳菲,暗示著春天的到來。晨起時,詩人看到衰老的人換上夾衣,暗示著春天的氣息已經(jīng)逐漸浸潤到人們的生活中。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整個白天的景象。在綠陰中,黃鶯懶洋洋地囀鳴,芳草間的蝴蝶爭相飛舞。這些描寫傳達出春天的活力和生機,也暗示了詩人對美好景象的欣賞。
然而,詩人在下一句表達了自己對長日無所事事的懷念之情。他感嘆時光的流逝,同時也感嘆客人尚未歸來。這里的客人可能指的是遠方的親友或知己,他們的離去使得詩人感到孤獨和思念。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依然保持清醒和瘋狂的態(tài)度,盡管年歲已高。他依靠春天與故園共同述說,表明詩人仍然有著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能夠與自然和故園相互交流。
整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zhuǎn)和客人離去的復(fù)雜情感。詩中的景物描寫充滿生機,與詩人對時光的思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一種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離別的感傷。同時,詩人通過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與春天和故園對話,展示了他依然保持清醒和瘋狂的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