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雪 / 作者:張耒 |
空中莽落索,曉雪遍平郊。
霰急松鳴葉,聲繁竹戰梢。
暮鳶饑啄屋,寒雉濕依茅。
誰上梁王賦,淹留感鬢毛。
|
|
山雪解釋: 《山雪》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空中莽落索,曉雪遍平郊。
霰急松鳴葉,聲繁竹戰梢。
暮鳶饑啄屋,寒雉濕依茅。
誰上梁王賦,淹留感鬢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山中的降雪景象。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雪花紛飛、風聲呼嘯的壯麗景色,以及雪后山林中鳥獸的困境和飢餓的狀況。詩人對雪景的描繪并非以美景為主,而更多地表達了對自然界的關注和同情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描寫山中雪景的手法,通過寫景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關懷之情。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詳細賞析:
1.空中莽落索:描繪了大雪紛飛、遮天蔽日的情景,給人一種廣闊而壯麗的感覺。
2.曉雪遍平郊:表達了雪花覆蓋了整個平原的景象,給人一種潔白而寧靜的感受。
3.霰急松鳴葉:雪花形容成霰(小冰雹),形容雪花密集且下降迅猛,松樹因雪重而發出聲音。
4.聲繁竹戰梢:竹子因雪的壓力而發出顫動的聲音,形容雪下得很大,竹葉受到震動。
5.暮鳶饑啄屋:描述了黃昏時分餓饑的老鷹在屋頂上啄食,暗示了雪后鳥類食物匱乏的困境。
6.寒雉濕依茅:寒冷的野雞因雪水浸濕而依偎在茅草上,表現了雪后動物的凄涼和無助。
7.誰上梁王賦:這句話暗示了前人曾經以梁王賦的形式來描寫雪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前賢文學遺產的尊重和敬仰。
8.淹留感鬢毛:淹沒和滯留的情感使人感覺到詩人對雪景的感動和思考,也可理解為詩人自身對自然景物的體悟和感嘆。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雪后山林的景象,以及其中的動物困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關注和同情之情。詩人通過雪景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人與自然的親近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