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李少卿 / 作者:張耒 |
幾年林下遠埃塵,儒雅風流誰與鄰。
筆尾病來猶壯健,詩情老去更清新。
幽齋昔日琴書換,新冢東風草木春。
懷想只疑高興在,一吟遺句淚沾巾。
|
|
挽李少卿解釋: 《挽李少卿》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李少卿
幾年林下遠埃塵,
儒雅風流誰與鄰。
筆尾病來猶壯健,
詩情老去更清新。
幽齋昔日琴書換,
新冢東風草木春。
懷想只疑高興在,
一吟遺句淚沾巾。
譯文:
數年來,我在深林中遠離塵埃,
誰能與李少卿那儒雅風流的人相鄰呢?
盡管年事漸長,他的筆端依然健壯有力,
而他的詩情則愈加清新動人。
曾經在幽靜的齋室里,我們交換了琴書,
如今他安息在新的墳冢,東風吹拂著春天的草木。
我懷念往昔,只懷疑他是否在高興中,
一吟唱出他留下的句子,我禁不住淚水濕潤了巾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張耒挽詞中的一篇,用以悼念已故的李少卿。詩人以自己與李少卿的友誼為出發點,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李少卿的懷念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描述了自己與李少卿相隔多年,遠離塵世于深林之中。他向讀者展示了李少卿的儒雅風流,表達了自己與李少卿間的深厚情誼。
接著,詩人以李少卿的病逝為轉折點,表達了對李少卿身體的擔憂。盡管李少卿的身體已經衰老,但他的筆端依然有力,表明他的才華依然不減。與此同時,詩人認為李少卿的詩情卻愈加清新動人,顯示了他對李少卿詩才的贊賞和敬佩。
在第三節中,詩人回憶起與李少卿在幽靜的齋室中交換琴書的情景。然而,如今李少卿已經長眠于新的墳冢,而東風拂過春天的花草樹木,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繼承。詩人懷念往昔,只懷疑李少卿是否在天堂中得到了快樂。
最后一節以詩人吟唱李少卿留下的詩句為結尾,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悲傷和感動。他透過吟誦李少卿的詩句,抒發自己對李少卿的思念之情,不禁流下了悲傷的淚水。
整首詩詞通過對已故友人的挽詞,展示了詩人對李少卿的深厚友情和對他人才的贊賞。同時,詩人也通過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終結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生命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深林、東風、草木春等,以增添詩情的韻味和意境的豐富。整首詩詞情感真摯,用詞簡練而富有感染力,展示出作者對友誼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使讀者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波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