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蛩有感 / 作者:張耒 |
遙夜飛螢動秋思,獨臥空山驚晚歲。
可堪六月已聞蛩,日暮咿咿響庭際。
關河多風氣蕭索,碧樹先秋早搖落。
鳴機夜織常怨寒,白纻吳衫苦輕薄。
年年促織誰最悲,堂上美人愁翠眉。
清砧搗練對殘月,玉箸啼紅裁遠衣。
唐風詩人勸其主,行邁苦遲嗟歲暮。
山城聽汝已三年,三年白發多于故。
飄飄秋夢到江湖,我欲東歸鲙碧鱸。
安能為爾將雙淚,歲歲風前沾客裾。
|
|
聞蛩有感解釋: 《聞蛩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一個秋日的夜晚聽到蛩蛩聲而產生的思緒和感慨。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聞蛩有感
遙夜飛螢動秋思,
獨臥空山驚晚歲。
可堪六月已聞蛩,
日暮咿咿響庭際。
關河多風氣蕭索,
碧樹先秋早搖落。
鳴機夜織常怨寒,
白纻吳衫苦輕薄。
年年促織誰最悲,
堂上美人愁翠眉。
清砧搗練對殘月,
玉箸啼紅裁遠衣。
唐風詩人勸其主,
行邁苦遲嗟歲暮。
山城聽汝已三年,
三年白發多于故。
飄飄秋夢到江湖,
我欲東歸鲙碧鱸。
安能為爾將雙淚,
歲歲風前沾客裾。
中文譯文:
遙遠的夜晚,飛舞的螢火蟲喚起了我的秋思,
我獨自躺在空山之中,驚嘆著歲月的逝去。
六月的時候已經能聽到蛩蛩的鳴叫,
日暮時分,咿咿的聲音傳遍庭院。
關河地區多風,氣氛凄涼,
碧樹早早地搖落了秋葉。
夜晚里,織機聲不斷,常常怨嘆著嚴寒,
白色的織布機前,吳衫的質地又薄又苦。
年年催促織布的人最為悲傷,
堂上的美人為了織布而憂愁著秀麗的眉毛。
清脆的砧杵敲打在殘月下,
玉箸啼哭著,剪裁遠方的衣服。
唐代的風格的詩人勸誡主人,
行動雖然遲緩卻痛嘆歲月的流逝。
在山城中,我已經聽你三年的音容,
三年間,白發增多,多過于故事的歲月。
飄飄的秋夢飄向江湖之中,
我渴望東歸,尋找鲙和碧鱸。
我又怎能為了你而流下雙眼的淚水呢,
歲歲年年,風前的衣裾上沾滿客人的淚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夜晚為背景,通過聽到蛩蛩的聲音,引發了作者對歲月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關河地區的寂寥和凄涼,以及寒冷的夜晚。作者通過描寫織布機前的美人和織布的辛苦,表達了對勞動者的同情和思念之情。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追求和渴望,希望歸去江湖,追尋自己的夢想。
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和情感表達。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的描繪,詩詞表現出了深沉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憂慮,同時也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詞的節奏平緩,語言簡練,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情感體驗,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