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八日四首 / 作者:張耒 |
山下書生業讀書,荻籬葛蔓避人居。
最憐無奈窮耽酒,時遣羸童致一壺。
|
|
正月十八日四首解釋: 《正月十八日四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下書生業讀書,
荻籬葛蔓避人居。
最憐無奈窮耽酒,
時遣羸童致一壺。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山下的書生,專心致志地讀書。他選擇了避開繁忙的人群,居住在荻籬葛蔓間。然而,他最令人憐憫的是他貧困的狀況,只能沉湎于酒中。然而,他偶爾會派遣一個瘦弱的童子送去一壺酒。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貧困但勤奮讀書的書生的生活情景。作者通過將書生的居所設定在山下的荻籬葛蔓間,強調了他遠離喧囂塵世的態度,追求內心的寧靜。詩中的"窮耽酒"一句表達了書生貧困的現實,酒成為他排遣寂寞和困苦的一種方式。然而,他并不沉溺于酒,而是偶爾派遣羸弱的童子送去一壺酒,顯示出他的善良和慷慨。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書生的堅韌與追求,以及他在貧困中仍能保持樂觀和善良的品質。這種對清貧生活的堅守和內心的寧靜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價值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