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汴岸 / 作者:張耒 |
悠悠十月尾,野靜田事息。
嚴霜草木黃,千里樹一色。
呼鷹者誰子,窘兔保深棘。
物皆愛其死,吾寧忍鮮食。
|
|
登汴岸解釋: 《登汴岸》是宋代詩人張耒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悠悠十月尾,野靜田事息。
嚴霜草木黃,千里樹一色。
呼鷹者誰子,窘兔保深棘。
物皆愛其死,吾寧忍鮮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十月末的景色和一種思考人與自然關系的哲思。詩人描述了大自然中的安寧與寧靜,以及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生存斗爭。通過對鷹和兔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捕殺的猶豫。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十月末的景色。悠悠十月尾,野靜田事息,表現了秋天的寧靜和豐收季節(jié)的結束。嚴霜草木黃,千里樹一色,通過描繪黃葉和樹林一片金黃,展現了秋天的壯美景色。
接著,詩人通過呼鷹者誰子,窘兔保深棘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生存競爭。這里的呼鷹者和窘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通過對它們的描寫,表達了捕食和被捕食的兩種命運。
最后兩句"物皆愛其死,吾寧忍鮮食"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捕殺的猶豫。詩人寧愿避免傷害生命,不愿意以鮮食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種思考人與自然關系的哲思體現了詩人對道德和倫理的關注。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生命的價值,通過對生存競爭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和道德的思考,呈現出一種深邃而內斂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