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城樓 / 作者:張耒 |
沙雨初干巾褐輕,獨披衰蔓步高城。
天晴海上峰巒出,野暗人家燈火明。
歸鳥各尋芳樹去,夕陽微照遠村耕。
登樓已恨荊州遠,況復安仁白發生。
|
|
登城樓解釋: 《登城樓》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沙雨初干巾褐輕,
獨披衰蔓步高城。
天晴海上峰巒出,
野暗人家燈火明。
歸鳥各尋芳樹去,
夕陽微照遠村耕。
登樓已恨荊州遠,
況復安仁白發生。
中文譯文:
沙雨剛停巾褐輕,
獨自攀登陳舊的城樓。
天晴時,海上的山峰顯現,
野外漸暗,人家的燈火明亮。
歸鳥各自尋找芳樹安身,
夕陽微弱地照耀著遠處村莊的農耕。
登上樓頂,我已經感到懊惱荊州的遙遠,
更何況我又是一位年邁的白發人。
詩意和賞析:
《登城樓》以描繪登高望遠的情景為主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感慨。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沙雨剛停、巾褐輕的景象,描述了一個雨后初晴的清新場景。獨自攀登陳舊的城樓,使得整個城市的景色一覽無余。
接下來的兩句以天晴、海上的山峰顯現和夜幕降臨、人家的燈火明亮為描寫對象,展示了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和諧共存。這種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之感。
詩的下半部分通過歸鳥尋找芳樹、夕陽微弱地照耀遠處村莊的農耕,表達了歸家的渴望和對夕陽下的寧靜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離家遠游的懷念之情,同時暗示了自己年紀漸長、白發蒼蒼的境況。這種情感上的疊加,使得整首詩更具有情感共鳴和沉思的意蘊。
《登城樓》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家園的思念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同時,詩中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生境遇相融合,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現實的真切感受。整首詩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溫暖、寧靜生活的向往,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