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周本紀 / 作者:張耒 |
周公七百年禮樂,箕服◇弧紛破除。
空使遺臣經故國,徘徊禾黍嘆丘墟。
|
|
讀周本紀解釋: 《讀周本紀》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周公七百年禮樂,
箕服◇弧紛破除。
空使遺臣經故國,
徘徊禾黍嘆丘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讀《周本紀》時的心情和感慨。周公的禮樂體制已經存在了七百年,但如今已經破敗不堪。箕服和弧箭是古代禮儀中的服飾和器物,它們象征著周朝的興盛和榮耀,但現在卻已經荒廢。作者感嘆遺臣們徒勞地經歷著故國的變遷,他們在禾黍之間徘徊,對丘墟之地感到悲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周朝禮樂制度的敬仰和對其破敗的感傷。通過描述周公七百年的禮樂制度,作者表達了對這個古代王朝輝煌歷史的向往和景仰之情。箕服和弧箭作為古代禮儀的象征,體現了周朝的盛世風光。然而,如今這些榮耀已經破除,作者不禁感嘆時光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
詩中提到的"遺臣"指的是那些周朝的遺民和官員后裔,他們在經歷著故國的滄桑變遷。他們徘徊于禾黍之間,禾黍代表著農田和鄉村,象征著周朝的安定與繁榮。丘墟指的是周朝的都城,如今已經荒廢,成為了一片廢墟。通過描述這些景象,作者對周朝的輝煌和衰落表達了深深的感慨。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周朝禮樂制度的敬意和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它展示了作者對歷史的關注和對文化傳統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對曾經輝煌的王朝的懷念之情。這首詩詞通過抒發個人情感,以及對歷史和傳統的反思,使讀者對歷史的變遷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