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北寺 / 作者:張耒 |
寺倚蒼崖古,僧閑晝掩扉。
曉云辭嶺去,夕鳥占林歸。
悟理觀旛動,臨風想錫飛。
寄懷玄觀外,更覺此生微。
|
|
和北寺解釋: 《和北寺》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
寺廟依靠在蒼崖上,歷史悠久。
僧人白天關閉寺門,過著閑適的生活。
晨間云霧離開山嶺,夜晚鳥兒回到林中。
領悟佛理,看見佛旗搖曳,臨風時想起佛陀的僧袍飄飛。
寄托心思于玄觀之外,更加覺得自己的一生渺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北寺的描繪和感慨。北寺依山而建,歷史久遠,給人一種古老而莊嚴的感覺。白天,寺門緊閉,僧人們過著寧靜自在的生活。清晨的時候,云霧從山嶺間散開,夜晚的時候,鳥兒歸巢,這些景象都展現出自然的變化和生命的循環。在這個寺廟中,作者領悟到了佛陀的教義,佛旗在風中搖曳,讓他想起佛陀的僧袍在風中飄蕩的景象。最后,他將自己的思緒寄托在玄觀之外,更加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北寺的景色和寺廟中的僧人生活,同時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思想的領悟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自然景觀和宗教意象的融合,詩詞傳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寧靜和對生命的思考,體現了宋代詩人追求內心寧靜和對人生哲理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