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后三日 / 作者:張耒 |
春風攪空如怒濤,春日寂寂在蓬蒿。
衡門鳥雀舞不下,西園桃李氣已嬌。
天邊碧云空漠漠,門外荒草還迢迢。
人生幾何春復夏,可但白首隨漁樵。
|
|
歲后三日解釋: 《歲后三日》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風攪空如怒濤,
春日寂寂在蓬蒿。
衡門鳥雀舞不下,
西園桃李氣已嬌。
天邊碧云空漠漠,
門外荒草還迢迢。
人生幾何春復夏,
可但白首隨漁樵。
詩意:
這首詩以歲末春初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對光陰的感慨和生命的無常。詩中通過春風、春日以及園中的鳥雀、桃李等元素,表達了歲末春初的寂靜與迷離。
賞析:
詩的開篇寫道:“春風攪空如怒濤”,形容春風的猛烈,如同怒濤般激蕩。接著描繪“春日寂寂在蓬蒿”,在春天的初日里,大地還是一片寂靜,只有蓬蒿草低低地生長著。
下文寫到“衡門鳥雀舞不下”,衡門即指家門,意味著家中的鳥雀也受到春天的影響,歡快地不停舞動。而“西園桃李氣已嬌”,西園是指園中的一片地方,桃李指的是花果樹,暗示著春天的氣息已經盛開,芬芳馥郁。
接下來,“天邊碧云空漠漠”,描繪了遠處天空的碧云,顯得空曠而迷離。而“門外荒草還迢迢”,門外的荒草依然茂盛,生長得延綿不絕。通過這兩句,表達了歲末春初的景象,既有春意盎然,又有歲月的荒涼。
最后兩句“人生幾何春復夏,可但白首隨漁樵”,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人生經歷了多少個春夏,然而時間匆匆而過,最終只能隨著歲月變遷,像漁樵一樣白發蒼蒼。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歲末春初的景象,通過對春風、春日、鳥雀、桃李等元素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幽遠,感情深沉,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