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泊泗上阻風雨 / 作者:張耒 |
雨昏古岸斷人跡,天黑孤城閉水關。
燈火樽前初擁膝,風云淮上欲移山。
避人魚鳥那足怪,吹浪蛟龍不自閑。
便使乘桴亦何事,滄波歲晚合知還。
|
|
夜泊泗上阻風雨解釋: 《夜泊泗上阻風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昏古岸斷人跡,
天黑孤城閉水關。
燈火樽前初擁膝,
風云淮上欲移山。
避人魚鳥那足怪,
吹浪蛟龍不自閑。
便使乘桴亦何事,
滄波歲晚合知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夜晚泊船在泗水上的景象。詩人描述了雨夜中古老的岸邊已經(jīng)沒有人的足跡,夜幕降臨時孤城的水門關閉,燈火初燃,人們圍坐在酒樽前靠近膝蓋的位置,風云之勢使得淮水上的山勢仿佛要移動一般。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魚鳥們不敢接近,也沒有什么奇怪的事情發(fā)生,即使有風浪,巨龍也不會自得其閑。即使有乘船而行的人,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困擾,因為隨著歲月的流逝,波瀾漸漸歸于平靜。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泊船的景象,展示了一種靜謐而凝重的氛圍。詩人運用寥寥數(shù)語,勾勒出一幅夜雨中的景象。雨昏的古岸,斷絕了人們的行跡,孤城閉關,使人感受到深沉的寂寞和孤獨。燈火初燃,暗示著人們的聚集,也映襯出夜晚的黑暗。風云淮上欲移山,詩人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形容風云之勢如此強大,仿佛能夠撼動山勢,增強了整首詩的氣勢和張力。詩中還描寫了魚鳥們避開這樣的場景,以及即使有巨浪也無法使蛟龍得到安寧的情景,以表達出環(huán)境的惡劣和不可預測性。最后兩句則以一種宏觀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切,歲月的流逝使得波瀾逐漸平息,人們的困擾也漸漸消散,給人以一種安定和希望的感覺。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以及對景物和環(huán)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思考,以及對于自然力量和人類命運的感慨。同時,通過對于夜晚泊船場景的描寫,也給讀者帶來一種靜謐、凝重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