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七日雪晴 / 作者:張耒 |
西窗融雪飄如雨,故與新春作薄寒。
昨夜雁聲渾向北,夢魂隨去過關山。
|
|
正月七日雪晴解釋: 《正月七日雪晴》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窗融雪飄如雨,
故與新春作薄寒。
昨夜雁聲渾向北,
夢魂隨去過關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正月七日雪后晴朗的景象。詩人通過西窗觀察到大雪飄落,如同雨一般紛紛揚揚。他將這種景象與新春的氣息相聯系,感嘆雪的寒冷正與初春的溫暖相互交融。在夜晚,他聽到雁的呼聲傳向北方,引發了他的遐思。最后,他的夢魂跟隨著雁鳥一起飛過關山,象征著他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首句以西窗為視角,描述了大雪紛飛的景象,給人一種雪花如雨的感覺。接著,詩人將雪的寒冷感與新春的氣息相聯系,表達了對季節變遷和自然律的感慨。
第三、四句則展現了詩人在夜晚聽到雁聲時的情景和聯想。雁鳥南飛是冬季的常見景象,而它們的呼聲向北傳遞,暗示著北方依然寒冷。這一情景喚起了詩人的思緒,使他不禁想象自己的夢魂隨著雁鳥一同飛越關山,追尋遠方的景色和未知的世界。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感受和心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和聯想,詩人表達了對季節交替的瞬息萬變的感慨,以及對追求未知和遠方的向往之情。這首詩詞既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與變化,又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給人以深深的藝術享受和思考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