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天覺使河東席上分題得將字 / 作者:張耒 |
張侯蜀都秀,玉立身堂堂。
手持明光節,六月登太行。
三晉雄中夏,朔方臨大荒。
傳聲賢使者,父老相扶將。
控弦百萬戶,十年廢耕桑。
但使把鋤犁,自然息桁楊。
主人延閣老,別酒泛蘭觴。
寄聲梁諫議,欲試紫參方。
|
|
送張天覺使河東席上分題得將字解釋: 《送張天覺使河東席上分題得將字》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張侯蜀都秀,
玉立身堂堂。
手持明光節,
六月登太行。
三晉雄中夏,
朔方臨大荒。
傳聲賢使者,
父老相扶將。
控弦百萬戶,
十年廢耕桑。
但使把鋤犁,
自然息桁楊。
主人延閣老,
別酒泛蘭觴。
寄聲梁諫議,
欲試紫參方。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張天覺去河東擔任使者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張天覺的形象,他身姿挺拔,宛如玉立。他手持著明亮的節令,六月間攀登太行山。張天覺是來自三晉地區的使者,代表著雄壯的中華民族。他面臨著朔方邊境的荒涼與威脅,但他傳遞著智慧和善意,受到父老們的支持和尊敬。他掌握著巨大的權力,可以調動百萬家庭的資源,曾經廢置了十年的農田也因此重新耕種。只要他握住鋤頭和犁耕,自然可以平息戰亂,使人們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主人邀請閣老們共同舉杯飲酒,寄托著對張天覺的祝福。詩人還寄托了自己對梁諫議的期望,希望他能夠試著以紫參方的智慧來建言獻策。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張天覺為主題,展現了他的形象和使命。詩人通過描繪張天覺的英勇和高尚品質,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張天覺作為賢明的使者,代表著智慧和權力,他的出使有望帶來和平與繁榮。詩中的描寫充滿了豪情壯志和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融入了對農耕文明的向往和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既有對張天覺的贊美和期望,也有對和平繁榮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