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曹憲金華山韻上李雁湖 / 作者:吳泳 |
奔鯨甫息波,猘子還吠雪。
憂端壓不住,耿耿及明發(fā)。
師費輒千金,糧儲亡三月。
智哉陶士行,先貯頭與屑。
|
|
和曹憲金華山韻上李雁湖解釋: 《和曹憲金華山韻上李雁湖》是宋代吳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奔鯨甫息波,
猘子還吠雪。
憂端壓不住,
耿耿及明發(fā)。
師費輒千金,
糧儲亡三月。
智哉陶士行,
先貯頭與屑。
中文譯文:
奔騰的鯨魚剛停息波浪,
猛獸仍然怒吠著積雪。
憂慮的事端難以壓制,
焦慮不安一直延續(xù)到天明。
教書先生的薪水高達千金,
糧食儲備在三個月內耗盡。
智慧的陶瓷師傅啊,
先留下寶貴的陶土和瓦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社會動蕩和人們困境的景象。詩中的奔鯨和猛獸是隱喻,象征著不安定的局勢。奔騰的鯨魚停息波浪,暗示著一種短暫的平靜,而猛獸仍然怒吠著積雪,顯示出壓抑的焦慮情緒。憂慮的事端無法被壓制,人們的焦慮一直持續(xù)到天明,暗示了社會的混亂和人們的不安。
詩中提到的師費千金和糧儲耗盡,突顯了社會動蕩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師費輒千金,說明教書先生的待遇與社會動蕩有關,經濟壓力加大。糧儲亡三月,揭示了人們生活所需的食物供應出現(xiàn)了嚴重的短缺,暗示社會秩序的破裂。
最后兩句的智哉陶士行,先貯頭與屑,表達了一種智慧和機智的態(tài)度。陶瓷師傅留下寶貴的陶土和瓦渣,可能是為了保留一些資源以備不時之需。這種智慧的行為暗示了面對困境時的應對之道,通過儲備一些實用的東西,以便于應對未來的困難。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動蕩和個人困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智慧的贊美。它展示了作者對于社會現(xiàn)象的敏銳觀察和對智慧應對的推崇,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生活的艱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