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擬古九首 / 作者:蘇軾 |
有客叩我門,擊馬門前柳。
庭空鳥雀散,門閉客立久。
主人枕書臥,夢我平生友。
忽聞剝啄聲,驚散一杯酒。
倒裳起謝客,夢覺兩愧負。
坐談雜今古,不答顏愈厚。
問我何處來,我來無何有。
|
|
和陶擬古九首解釋:
《和陶擬古九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有客叩我門,擊馬門前柳。
庭空鳥雀散,門閉客立久。
主人枕書臥,夢我平生友。
忽聞剝啄聲,驚散一杯酒。
倒裳起謝客,夢覺兩愧負。
坐談雜今古,不答顏愈厚。
問我何處來,我來無何有。
中文譯文:
有位客人敲響我的門,打動馬前的柳樹。
庭院空無一只鳥雀,門緊閉客人久久等候。
主人枕著書臥著,夢見了我這位老友。
突然聽見啄木鳥的聲音,驚散了一杯酒的愉悅。
我站起來,倒扣著衣裳向客人致謝,夢醒后感到相互辜負。
我們坐著談論著古今的事,卻沒有回答出顏回的問題。
他問我從何處來,我回答說我來自虛無縹緲之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位客人敲門的情景,表達了主人與客人之間的友誼和相互思念之情。詩人蘇軾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庭院的寂靜和客人的久等,以及主人夢中思念友人的情景,使詩詞充滿了溫情和懷舊之意。
首先,詩人描述了主人的庭院寂靜無人的情景,庭院內鳥雀已經散去,門緊閉,客人已經在門前等待很久。
接著,詩人描寫了主人夢中的情景,夢見了自己這位老友,兩人盡情暢談。然而,夢中突然聽見啄木鳥的聲音,驚醒了主人,打破了美好的夢境和安詳的氛圍。
主人醒來后,他起身倒裳,向客人表示歉意,夢醒之后,他們都感到相互辜負,無法回到夢中的友情。
最后兩句詩,反映了詩人蘇軾對于客人提出的問題的回答。客人問他從何處來,蘇軾回答說自己來自虛無縹緲之地,表達了對人生和存在的深思和幻化之感。
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刻畫了人之間的友情、離別和人生的無常。通過描繪主人與客人的相遇與別離,詩人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命無常的思考。這首詩詞既抒發了作者的個人情感,也折射了人世間情感的普遍性,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