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橋仙(壽崔菊坡) / 作者:吳泳 |
二童一馬,素琴獨鶴,長與仙翁為伴。
自從分付益州來,便蔚有、隆中人望。
邊烽白羽,軍符赤籍,弄得不成模樣。
愿公福德厚如山,為扶起、坤陲一半。
|
|
鵲橋仙(壽崔菊坡)解釋: 《鵲橋仙(壽崔菊坡)》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泳。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童一馬,素琴獨鶴,
長與仙翁為伴。
自從分付益州來,
便蔚有、隆中人望。
邊烽白羽,軍符赤籍,
弄得不成模樣。
愿公福德厚如山,
為扶起、坤陲一半。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一個仙境的場景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仙境生活和仙人的向往。詩中描述了兩個童子和一匹馬,一位演奏素琴的人和一只孤獨的仙鶴。他們長期與仙人為伴。自從仙人派遣他們來到益州以來,他們在這里享有廣泛的聲望和尊敬。然而,他們似乎無法適應邊疆的戰爭氛圍,軍隊的裝束和軍旅生活使他們感到不自在。最后,詩人祝愿這位仙人福德如山,能夠為人間帶來一半的和平和繁榮。
賞析:
《鵲橋仙(壽崔菊坡)》通過描繪仙境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純凈、寧靜和和諧生活的向往。詩中的仙境象征著詩人的理想世界,那里沒有戰爭和矛盾,充滿了仙人的陪伴和祥和的氛圍。然而,詩人也意識到現實世界的殘酷和不完美,戰爭的烽火和軍旅的氣息使他們感到不適應。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富有想象力和對比的畫面。通過對仙境和現實的對照,詩人展示了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并表達了對和平、福祉和美好生活的祝愿。整首詩詞以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人間命運的關注為主旨,蘊含著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社會和諧的期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