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擬古九首 / 作者:蘇軾 |
沉香作庭燎,甲煎粉相和。
豈若炷微火,縈煙嫋清歌。
貪人無饑飽,胡椒亦求多。
朱劉兩狂子,隕墜如風花。
本欲竭澤漁,奈此明年何。
|
|
和陶擬古九首解釋:
《和陶擬古九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沉香作庭燎,甲煎粉相和。
豈若炷微火,縈煙嫋清歌。
貪人無饑飽,胡椒亦求多。
朱劉兩狂子,隕墜如風花。
本欲竭澤漁,奈此明年何。
中文譯文:
沉香點燃作為庭院的香爐,炙煎的粉塵與之相和。
何必像微弱的火焰,纏繞著煙霧婉轉地唱歌。
貪婪的人無論吃多少都不會飽,就像對胡椒也要求多多。
朱、劉兩位狂子,墜落如同風中凋零的花朵。
原本想將湖澤盡情捕撈,卻不知道明年會如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的一首和陶擬古九首之一,以描繪香爐和炙煎粉塵的景象為主題。詩中沉香作為庭院香爐的燃料,與甲煎粉(指炙煎的香粉)相和諧。蘇軾表達了沉香的香氣裊裊升起,與炙煎的粉塵融為一體的美感。
接著,蘇軾通過對比,指出這種香爐的香氣與微弱的火焰相比,更能縈繞在空氣中,如煙霧繚繞,婉轉地唱歌。他以此來表達香氣的持久和韻味。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蘇軾轉向人性的貪婪。他說貪婪的人無論吃多少都不會滿足,就像對胡椒也要求多多。這里通過對胡椒的象征,暗示了人類貪欲無止境的本性。
最后兩句中,蘇軾以朱、劉兩位狂子的形象,將他們的墜落比作風中凋零的花朵。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描述了人生的無常和脆弱,即使是高飛的人也會有墜落的時刻。
整首詩以香爐和炙煎粉塵為引子,通過對香氣、貪婪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于物質欲望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感慨。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思維和對生活的深刻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