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令 / 作者:曹組 |
乍寂寞。
簾櫳靜,夜久寒生羅幕。
窗兒外、有個梧桐樹,早一葉、兩葉落。
獨倚屏山欲寐,月轉驚飛烏鵲。
促織兒、聲響雖不大,敢教賢、睡不著。
|
|
品令解釋: 《品令》是宋代詩人曹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乍寂寞。
簾櫳靜,夜久寒生羅幕。
窗外有個梧桐樹,早一葉,兩葉落。
獨倚屏山欲寐,月轉驚飛烏鵲。
促織兒,聲響雖不大,敢教賢,睡不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孤獨的夜晚。夜深人靜,簾櫳無聲,寒意透過薄紗彌漫。窗外有一棵梧桐樹,早已落盡了一片片葉子。孤獨地倚在屏山上,想要入眠,但月亮的移動驚起了烏鵲。這時,織布機的聲音雖不大,但卻足以使賢者無法入睡。
賞析:
《品令》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安靜的夜晚場景,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出一種深沉的情感。整首詩詞以冷靜、安靜的氛圍包裹著讀者,營造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情緒。通過描述窗外的梧桐樹的葉子逐漸凋落,以及月亮的轉動驚起烏鵲,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不安。
詩中的"獨倚屏山欲寐"表達了詩人獨自依靠在屏山上,渴望入眠的心情,而月亮的轉動卻使烏鵲飛起,增加了一種無法平靜的氛圍。最后,織布機的聲音雖然不大,卻足以使賢者無法入睡,這種聲音的干擾更加加深了詩人的孤獨感。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在夜晚的孤獨和焦慮,展現了對心靈的深刻觸動。這種寂寞和不安的情緒在讀者心中引起共鳴,并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