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讀《山海經(jīng) / 作者:蘇軾 |
亂離棄弱女,破冢割恩憐。
寧知效龜息,三歲號窮山。
長生定可學(xué),當信仲弓言。
支床竟不死,抱一無窮年。
|
|
和陶讀《山海經(jīng)解釋:
《和陶讀《山海經(jīng)》》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亂離棄弱女,破冢割恩憐。
寧知效龜息,三歲號窮山。
長生定可學(xué),當信仲弓言。
支床竟不死,抱一無窮年。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讀《山海經(jīng)》時所引發(fā)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描寫一個弱女子被迫離散、親人墓地被破壞的悲慘場景,來反映人世間充滿了無奈和離散的境況。然后,蘇軾反思人類對長生不老的追求,在這個追求中,人們往往不知道安享寧靜的生活是何等的珍貴。最后,他表達了對長生不老的追求的懷疑,認為仲弓所說的長生之道并不可靠,而床上躺著的人并沒有真正死去,只是抱著永恒的希望。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意境和思辨風(fēng)格展示了他對人生和長生不老的思考。詩中通過描寫弱女子被迫離散和墓地被破壞的形象,表達了對人世間無奈和離散的痛苦感受。接著,蘇軾通過反問自己寧可選擇龜?shù)拈L壽方式,表達了對安享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長生不老追求的懷疑。最后,他以一種諷刺的口吻質(zhì)疑了仲弓所說的長生之道,并通過描述床上躺著的人沒有真正死去,抱著希望而活著的形象,表達了對長生不老追求的嘲諷和思辨。
該詩詞通過對人生和長生不老的思考,揭示了人世間的無奈和離散,以及對長生不老追求的懷疑。蘇軾通過獨特的意象和思辨的語言,表達了對安享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質(zhì)疑了長生不老的真實性。這首詩展示了蘇軾對人生和人類追求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現(xiàn)實世界的觀察和對人性的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