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致遠謁放翁 / 作者:姜特立 |
雙溪雪消水生波,有客袖句來相過。
自言平生有詩僻,擺落世故工吟哦。
不愿垂腰連六印,不愿爰田封萬戶。
唯於前輩識蘇黃,卻向古人窺李杜。
嗚呼斷弦誰續髓,風雅送喪騷人死。
三山先生真若人,獨將詩壇壁孤壘。
此翁筆力回萬牛,淡處有味枯中膏。
有時奇險不可迫,劍門石角錢塘濤。
源充不嗣江西祖,自有正宗傳法乳。
請君去直箭鋒機,歸來聽我禾山鼓。
|
|
應致遠謁放翁解釋: 詩詞:《應致遠謁放翁》
中文譯文:
雙溪雪消水生波,
有客袖句來相過。
自言平生有詩僻,
擺落世故工吟哦。
不愿垂腰連六印,
不愿爰田封萬戶。
唯於前輩識蘇黃,
卻向古人窺李杜。
嗚呼斷弦誰續髓,
風雅送喪騷人死。
三山先生真若人,
獨將詩壇壁孤壘。
此翁筆力回萬牛,
淡處有味枯中膏。
有時奇險不可迫,
劍門石角錢塘濤。
源充不嗣江西祖,
自有正宗傳法乳。
請君去直箭鋒機,
歸來聽我禾山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姜特立的《應致遠謁放翁》,描繪了一個詩人與放翁的相遇和交流。詩人來到雙溪,雪已融化,水波涌動,正值春天的景象。此時,有一位客人拿出詩句,與詩人相互交流。詩人自言自語,說自己一生都癡迷于寫詩,遠離世俗,專注于吟詠。他不希望垂腰拜服于權勢,也不愿意被封賞萬戶田地。他只愿意向前輩學習,探究蘇軾和黃庭堅的詩作,同時也窺探李白和杜甫的風采。
詩人深感古人的才華橫溢,而自己卻感到自己的才情似乎中斷了一般。在風雅的氛圍中,送葬的騷人逝去,斷弦之后,誰能繼續彈奏琴弦的美妙旋律呢?三山先生(指蘇軾)真是非凡的人物,他獨自一人守護著詩壇,成為一道孤壘。然而,姜特立卻相信自己的筆力可以回響起萬頭牛的威力,即使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體會到詩歌的味道,如同干草中的香膏。
有時候,詩人也面臨著奇險和壓力,但這并不能迫使他放棄寫作。劍門、石角、錢塘、濤聲,都是象征著困難和挑戰的障礙。詩人并不是江西的傳人,但他相信自己有自己的創作風格和傳承的方法。他請致遠去追求直擊目標的箭鋒機,而自己則等待他歸來,共同品味禾山上的鼓聲。這里禾山鼓是指詩人自己的作品,他希望可以與致遠一起分享詩歌的樂趣。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詩歌的熱愛和追求,他崇尚古人的才華,同時也對自己的創作充滿信心。他將詩壇看作是一座孤壘,詩由于詩詞內容超出了單次回答的限制,無法繼續完整解析。給定的詩詞《應致遠謁放翁》是姜特立的作品,但是這首詩的具體內容在我所了解的范圍內并沒有收錄。姜特立是宋代的一位文學家、詩人,他的作品多以詠史抒懷為主題,同時也有一些山水田園的題材。如果您有其他詩詞或者其他問題,我將很樂意為您提供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