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 作者:蘇軾 |
行樂惜芳辰,秋風常苦早。
誰知念離別,喜見秋瓜老。
秋瓜感霜霰,莖葉颯已槁。
宦游歸無時,身若馬系皁。
悲鳴念千里,耿耿志空抱。
多憂竟何為,使汝玄發縞。
|
|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解釋: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樂惜芳辰,秋風常苦早。
誰知念離別,喜見秋瓜老。
秋瓜感霜霰,莖葉颯已槁。
宦游歸無時,身若馬系皁。
悲鳴念千里,耿耿志空抱。
多憂竟何為,使汝玄發縞。
中文譯文:
逍遙行樂時,珍愛芳華年光,秋風常早嚴寒。
誰知我思念離別,卻喜歡見到秋瓜變老。
秋瓜感受霜霰的侵襲,莖葉已然干枯凋零。
在外漂泊的旅途中,回歸的時機卻總是未能到來,我如同被束縛的黑馬。
悲鳴聲中思念著千里之遙,一直懷抱著堅定的志向。
多少憂慮最終又有何意義,讓你們變得蒼白無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對芳華年光的珍惜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人感嘆秋天的早嚴寒,暗示時間的飛逝,行樂的時光轉瞬即逝,使人對于繁華的歲月倍感可惜。
詩中提到了“秋瓜”,以秋瓜衰老的形象來比喻自己的歲月流逝。秋瓜被霜霰侵襲,莖葉凋零,象征著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枯萎。與此同時,詩人對于歸家的渴望卻未能實現,用“馬系皁”來形容自己如同被束縛的黑馬,無法自由地回到家鄉。
詩人在離鄉之時,懷念遠方的親友,思念之情如悲鳴聲般回蕩在心頭。他的志向堅定,但卻常常陷入空虛的感覺,對于種種憂慮的存在感到迷茫和困惑。
整首詩詞以婉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離別和歸家的思考和感慨。通過秋瓜的形象,詩人抒發了對于歲月的珍惜和對于離別的惆悵之情,同時也探討了人生的意義和存在的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