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須記亭 / 作者:姜特立 |
橙橘年年熟,青黃滿故枝。
坡仙自有見,妙語寄新詩。
好處須令記,欲記難為辭。
公意非我意,我樂公不知。
體會在何所,請觀濠上時。
|
|
寄題須記亭解釋: 《寄題須記亭》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橙橘年年熟,青黃滿故枝。
坡仙自有見,妙語寄新詩。
好處須令記,欲記難為辭。
公意非我意,我樂公不知。
體會在何所,請觀濠上時。
譯文:
橙樹和柑樹年年結果,綠色和黃色充滿了老樹的枝椏。
山坡上的仙人自有所見,通過奇妙的言辭寄托了新的詩篇。
好處必須讓人牢記,想要記住卻難以言表。
公眾的意愿與我個人的意愿不同,我愿與公眾共樂而不為其所知。
體驗在何處,邀請你觀賞河濠上的景象。
詩意和賞析:
《寄題須記亭》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述橙樹和柑樹年年結果,展現了歲歲豐收的喜悅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樹枝上青綠和黃色的果實,表達了豐盛和充實的意象,同時也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不斷的變化。
接下來,詩人以山坡上的仙人為形象,傳達了一個深遠的意義。這位仙人通過奇妙的言辭,寄托了新的詩篇,突顯了詩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里的"妙語"可以理解為詩人靈感的源泉,也是他對詩歌表達的獨特方式。
詩中提到"好處須令記,欲記難為辭",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和體驗的珍視。他希望將這些美好的事物銘記于心,但同時也承認難以用言語完全表達出來。這種感受對于詩歌創作來說尤為重要,因為詩歌可以通過語言的力量傳達一種情感或體驗,卻又常常難以言盡。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提到"公意非我意,我樂公不知",表達了自己與大眾觀念的不同,以及對自由創作的追求。詩人不受他人意見的束縛,自得其樂,并表示自己的體會只能通過具體的景象來體現,邀請讀者一同觀賞河濠上的景色,以感受自然之美和詩意的表達。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豐收的景象、詩歌創作的奇妙和自由,以及與公眾觀念的對立。它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獨特的創作態度,呈現了一種欣賞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