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 作者:蘇軾 |
我歸自南山,山翠猶在目。
心隨白云去,夢繞山之麓。
汝從何方來,笑齒粲如玉。
探懷出新詩,秀語奪山綠。
覺來已茫昧,但記說秋菊。
有如彩樵人,入洞聽琴筑。
歸來寫遺聲,猶勝人間曲。
|
|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解釋: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歸自南山,山翠猶在目。
我從南山歸來,山的青翠景色仍然在眼前。
心隨白云去,夢繞山之麓。
心靈伴隨著白云飄蕩,夢想圍繞著山腳。
汝從何方來,笑齒粲如玉。
你從何方而來,笑容潔白如玉。
探懷出新詩,秀語奪山綠。
探尋心中的情懷,創作出新的詩作,美麗的語言叫人如癡如醉。
覺來已茫昧,但記說秋菊。
醒來時已經迷茫,只能記得寫過秋菊。
有如彩樵人,入洞聽琴筑。
就如同五彩的木匠,進入洞穴中聽琴聲。
歸來寫遺聲,猶勝人間曲。
回來后寫下了留下的聲音,仍勝過凡間的曲調。
詩詞的中心思想是蘇軾歸自南山后的心境和感受。他用山的形象描繪了自己的歸來之旅,表達了內心的寧靜和追求自由的渴望。他與一個笑容明亮的人相遇,這人的笑容讓他感到愉悅。蘇軾在這首詩中展示了他的詩才和對自然的熱愛,他用秋菊作為意象,表達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創作的喜悅。最后,他將自己的創作比作彩樵人進入洞穴聽琴,表示他的詩歌超越了塵世的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多才多藝的一面,他將自然景色與人情感融為一體,以自然的景象和美好的形容詞描繪了自己的歸來之旅和創作的心境。這首詩詞富有意境和抒情性,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展現了蘇軾作為文人的才華和情感的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