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作時七十八 / 作者:姜特立 |
老覺冬衣重,慵便春服輕。
衰翁腳力弱,拄杖乃能行。
八秩今時少,何光福壽并。
仰惟文與呂,盛德兩耆英。
|
|
立春作時七十八解釋: 《立春作時七十八》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時節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老覺冬衣重,慵便春服輕。
衰翁腳力弱,拄杖乃能行。
八秩今時少,何光福壽并。
仰惟文與呂,盛德兩耆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立春時節為背景,通過描繪一個老人換衣的場景,展現了歲月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詩人首先描述了冬衣的沉重,春裝的輕便,暗示著冬天的寒冷和沉悶即將過去,迎來了溫暖明媚的春天。老人腳步衰弱,只能借助拐杖前行,暗示著時光流逝,人們在歲月的沖刷下逐漸衰老。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已經度過了七十八個春秋,意味著他已經年邁。他把自己的壽命與光輝的福運相對比,感慨自己在福壽上的匱乏。最后,詩人仰慕兩位文學家文天祥和呂洞賓,稱他們為"盛德兩耆英",表達了對他們學識淵博和高尚品德的敬佩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立春時節、老人換衣的描繪,以及詩人對年華易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智者的敬仰之情。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寥寥數語,展示了詩人對時光的深沉思考,給人以哲理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