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 / 作者:姜特立 |
士貴重其身,出處各有道。
一為已私蔽,喪卻千金寶。
我非真勇者,歸意良草草。
逵路方多岐,幾人能辨早。
|
|
出處解釋: 《出處》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姜特立。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道出了士人在選擇出路時所面臨的困境和抉擇。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出處》的中文譯文:
士人珍惜自身的價值,
每個選擇都有其道理。
有人因私利而迷失方向,
拋棄了千金之寶。
我并非真正的勇者,
只是匆匆歸去的意愿。
前方道路眾多岔路,
寥寥幾人能早日分辨。
詩意和賞析:
《出處》以簡練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士人在選擇人生道路上所面臨的困境。詩中的"出處"可以理解為出路、前程或人生的選擇。士人珍視自己的價值和身份,因此在每個選擇面前都會仔細權衡。然而,有些人為了私利而迷失了方向,舍棄了珍貴的財富或機遇。詩人表達了自己并非真正的勇者,只是急于回歸平凡的心愿。在前方的道路中,岔路眾多,很少有人能夠早日明辨其中的是非和正確的方向。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了士人在選擇人生道路時所面臨的困惑和挑戰。詩人姜特立通過表達自己的心境,描繪了一個普遍存在的情境,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詩詞中的對比和反問,凸顯了選擇的重要性和困難。同時,也反映了社會中虛偽和迷失自我的現象。通過這首詩,讀者可以深思人生選擇的價值和意義,并思考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人生道路中找到真正的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