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棋 / 作者:蘇軾 |
五老峰前,白鶴遺址。
長松蔭庭,風日清美。
我時獨游,不逢一士。
誰歟棋者,戶外屨二。
不聞人聲,時聞落子。
紋枰坐對,誰究此味。
空鉤意釣,豈在魴鯉。
小兒近道,剝啄信指。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
優哉游哉,聊復爾耳。
|
|
觀棋解釋:
《觀棋》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老峰前,白鶴遺址。
長松蔭庭,風日清美。
我時獨游,不逢一士。
誰歟棋者,戶外屨二。
不聞人聲,時聞落子。
紋枰坐對,誰究此味。
空鉤意釣,豈在魴鯉。
小兒近道,剝啄信指。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
優哉游哉,聊復爾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一個人在五老峰前觀棋的情景。白鶴遺址和長松蔭庭的美景營造出寧靜而清新的環境。詩人獨自一人游走,卻沒有遇到同樣愛好棋的人。他好奇地問道:“棋手是誰?”只見棋手穿著戶外的草鞋,竟然不聞人聲,只偶爾聽到棋子落下的聲音。兩人在棋盤前對坐,探究其中的滋味。詩人認為,空懸的魚鉤是釣魚的意象,但棋盤上的意味并不在于捕捉魴鯉(一種魚),而是在于思考棋局的變化。一個小孩走近詩人,好奇地看棋,用手指著棋子。無論勝敗,詩人都會心滿意足,勝利與失敗都是值得高興的。最后,詩人暢快地游走,只為自娛自樂。
賞析:
《觀棋》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靜謐而清新的景象,展現了蘇軾對棋局和思考的熱愛。詩中的五老峰和白鶴遺址代表了一種寧靜和歷史的存在,長松蔭庭則給人一種涼爽宜人的感覺。蘇軾獨自一人在這樣的環境中觀棋,但卻沒有遇到其他棋手,這使他感到孤獨。他對棋手的好奇表現出對棋局的關注和鉆研。他認為棋局就像是空懸的魚鉤,而勝利與失敗只是其中的一種結果,無論如何都值得高興。整首詩流露出一種自得其樂、隨性而為的心態,體現了蘇軾豁達、瀟灑的性格。這首詩詞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在靜謐中追求思考和自我滿足的精神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