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慮可庵悲秋十首 / 作者:何夢桂 |
秋風(fēng)來太虛,逍遙浮大庭。
吾身與大地,等如水上萍。
弄丸閒往來,意行還微吟。
吟盡無人聽,惟遺空外音。
|
|
和慮可庵悲秋十首解釋: 《和慮可庵悲秋十首》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風(fēng)吹過太虛山,我自由自在地漂浮于寬廣的庭院。我與大地如同水上的浮萍,無拘無束。我漫不經(jīng)心地玩弄著丸子,心情隨意地吟唱。然而我的吟唱沒有人傾聽,只有空蕩蕩的外面的聲音回響。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自由自在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感受和悲涼的情緒。秋風(fēng)的到來使得太虛山上的景色更加凄涼,而詩人卻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自由自在地漂浮,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詩人將自己比作水上的浮萍,形容自己與大地融為一體,沒有束縛和牽絆。他用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玩弄丸子,隨心所欲地吟唱,但卻無人能聽到他的聲音,只有空蕩的回音。這種寂寥和孤獨的境遇讓詩人感到悲涼,詩意中透露著一種對于個體的存在和自我表達的無奈和哀愁。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自由和寂寥的感悟,展現(xiàn)了詩人深邃的情感世界。詩人通過自我超脫和自由的意象,表達了對于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抗拒和對于自由表達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個體在社會中的孤獨和無助。整首詩詞給人以深沉的思考和震撼的感覺,引人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以及個體在大環(huán)境中的存在和價值。 |
|